山東開元複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
2020清潔生産信息公示(二)
1 工藝流程及産污環節分析
本項目爲鋼壓延加工項目,産品分爲兩種:冷軋闆與軋硬闆,冷軋闆生産工序主要包括酸洗、冷軋、成品縱剪、脫脂、退火、平整、拉矯、包裝等工序,軋硬闆生産工序主要包括酸洗、冷軋、成品縱剪、包裝等工序。兩種産品的區别在于軋硬闆生産不進行脫脂、退火、平整、拉矯等工序。
1.1 酸洗生産工藝及産污環節
1、開卷、矯直
外購的帶鋼卷由龍門吊吊運至入口鞍座上,由人工拆除包裝帶,然後入口鋼卷小車将鋼卷運往開卷機,由鋼卷自動測寬、測外徑系統保證鋼卷對中的裝在開卷機卷筒上。開卷刀伸出後轉動開卷機錐頭,帶鋼從鋼卷松出經開卷刀引至九輥矯直機,對帶鋼進行矯直和直頭。
産污環節:開卷産生廢捆帶S1,外售綜合利用。
2、切頭、切角
夾送輥将帶鋼送到頭部剪剪切掉帶鋼的前端部分,再經切角剪切掉帶鋼頭部2個角,以利穿帶。
産污環節:切頭切角産生邊角料S2,外售綜合利用。
3、酸洗
采用淺槽紊流高溫鹽酸酸洗,酸洗槽内鹽酸加熱采用蒸汽間接加熱的方式。鋼帶在張力作用下通過酸槽,每段酸槽各設置一套酸液循環加熱系統,酸液加熱采用立式石墨換熱器(每槽1個)加熱,經加熱後的酸液由噴淋管将酸液直接噴射到鋼帶的上下表面,在槽體結構的作用下,酸液以紊流形式快速流動,提高了酸洗闆的質量和生産效率。酸洗溫度約爲70~85℃。酸洗機組共設4個酸洗槽,酸洗槽共分4段;不同槽段内的鹽酸濃度不同,第一段爲5%~8%,第二段爲9%~12%,第三段爲13%~16%,第四段爲16%~20%;新酸由4#酸循環罐補入,同時逐級向3#、2#、1#補充。廢酸由1#槽罐排至車間外廢酸罐。由于各段酸洗槽相對隔離,各自獨立循環,可以有效地控制各段酸槽酸液濃度梯度。
酸槽設PPH蓋,槽蓋與槽體之間采用水密封方式,并配置相應的酸霧吸收裝置,減少酸霧溢出對設備及廠房的腐蝕。整個酸洗槽和清洗槽采取微負壓控制,酸洗槽爲全密閉,将酸洗過程中産生的鹽酸霧收集至酸霧吸收塔處理,吸收塔廢水進入廠内水處理站。項目在酸洗槽内加入高效酸霧抑制劑,可去除效率在90%~95%。
酸霧抑制劑是一種由多種有機成份組成的複合型酸洗添加劑。其外觀爲褐色液體,易溶于水和酸性清洗液,适用于多種金屬材質和多種酸洗介質,是一種高效廣譜的酸洗緩蝕抑霧劑,具有添加量低,緩蝕效率高,酸霧抑制效果好的特點。
産污環節:酸洗過程産生鹽酸霧G1,主要污染因子爲HCl,采用兩級堿液吸收處理後尾氣經30m高排氣筒排放;吸收塔産生廢水W2,主要污染因子爲HCl,排污廠區污水站處理;酸洗用鹽酸定期更換,産生廢酸S3,屬于危險廢物HW34,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。
4、漂洗、烘幹
酸洗機組設4個漂洗槽,在出口端設置兩台擠幹輥。采用熱水噴淋的方式,水溫不高于80℃,噴淋水采用蒸汽間接加熱。噴淋清洗鋼闆後落入漂洗槽,然後從溢流管排出,溢流出的含酸漂洗廢水送至污水處理站處理。漂洗後采用擠幹輥将表面漂洗液擠幹。鋼帶幹燥采用熱風幹燥器,熱風加熱采用蒸汽換熱器加熱。
産污環節:漂洗産生廢水W1,主要污染成分爲HCl、Fe2+、Fe3+等,排入廠區污水站處理。
5、切邊、卷取
機組出口設有出口活套,在活套的進出口各設一夾送輥。鋼帶切邊采用懸臂式圓盤剪,在圓盤剪入口設置一台側導立輥,控制剪邊對中,切除的廢邊通過廢邊卷取機将廢邊卷成廢邊球團。鋼帶切邊後經卷取、卸卷後送至軋制車間。
産污環節:切邊産生邊角料S4,外售綜合利用。
1.2 軋制生産工藝及産污環節
軋制工序工藝流程及産污環節見圖2-7。
1、軋制
利用行車将酸洗後熱軋鋼卷吊運到開卷機前上卷車的鞍座上,人工拆除捆帶。鋼卷由上卷小車自動對中上卷,經開卷機開卷,帶頭經鏟頭引出,通過夾送、直頭、對中送入軋機,再送往出口側的卷取機,借助助卷器對帶鋼進行卷取形成張力軋制,軋機進行多道次往複軋制直至鋼闆厚道達到要求。軋制後帶鋼經卷取機卷取後,再由卸卷車卸卷,送到鋼卷存放鞍座上,運至下一工序。軋制過程使用軋制油,該軋制油經工藝潤滑站采用平床過濾後循環使用。
産污環節:開卷産生廢捆帶S5、切頭産生邊角料S6,外售綜合利用;軋制過程産生油霧G2,主要污染因子爲油霧,1050軋機、1450軋機各設置一套油霧淨化器,尾氣各自引至25m、20m排氣筒排放;油霧淨化器收集的軋制油S7,返回工藝潤滑油站處理後回用于生産;油霧淨化器濾網、工藝潤滑油站濾芯約5年左右更換一次,産生S8、S9,屬于危廢HW08。
2、縱剪
軋制後鋼帶通過縱剪機組将寬鋼帶縱向剪成要求寬度的窄鋼帶。
産污環節:縱剪産生邊角料S10,外售綜合利用。
3、脫脂
鋼卷由小車運至開卷機卷筒上,在電機帶動下主動開卷。經夾送機送到剪切機,入口剪切機切除帶鋼超厚部分或破損部分。脫脂在密閉環境下進行,采用堿液沖洗脫去表面油污。
産污環節:脫脂産生脫脂廢水W3,主要污染因子爲堿液、石油類等,排入廠區污水站。
4、水洗、漂洗、烘幹
脫脂後的帶鋼用純水刷洗,後噴水漂洗進一步去除表面油污,經熱風幹燥後去退火。
産污環節:脫脂後水洗産生水洗廢水W4、脫脂後漂洗産生漂洗廢水W5,主要污染成分均爲堿液、石油類等,排入廠區污水站。
5、退火
對鋼卷進行退火處理,使鋼的組織進行再結晶,以消除加工硬化現象,同時生成具有良好成型性能的顯微組織,從而使帶鋼獲得優良的機械性能。退火采用電加熱,以H2與N2爲保護氣,保護氣由液氨分解制得。共有7台退火爐,其中3台天然氣退火爐,4台點退火爐(備用)。每爐一般以3個鋼卷爲一垛,各鋼卷之間放置對流闆,扣上保護罩(即内罩),保護罩内通保護氣體,再扣上加熱罩(即外罩),将帶鋼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溫;保溫完成後将加熱罩移走扣上冷卻罩,通過風冷+水冷方式進行冷卻,冷卻結束後将鋼闆卷運至下一工序。
産污環節:天然氣退火爐廢氣G4,SO2、NOx、煙塵,經20m高排氣筒排放。
6、平整、拉矯
成卷帶鋼送入拉矯機組和平整機組進行拉彎矯直和平整軋制。拉矯的目的是改善闆型,平整的目的是改善材料的機械性能和表面質量。
7、包裝
經過上述工序處理後的帶鋼包裝後存放于成品存放區。
另外,酸洗過程加熱采用鍋爐蒸汽,鍋爐燃燒天然氣産生廢氣G3,主要污染因子爲SO2、NOx、煙塵,經12m高排氣筒排放。
1.3 保護氣制備工藝
軋制生産線保護氣N2、H2由廠内制氫裝置制備。液态氨首先進入氨汽化器,使液氨汽化至45℃左右,壓力爲1.5Mpa的氣态氨,在加熱和催化劑的作用下,氨分解成含75%H2,25%N2的氫氮混合氣體。混合氣體經過熱交換器後,再經過水冷卻器使溫度降至常溫。氨分解時使用觸媒分子篩,觸媒介質爲Ni,經過觸媒分子篩得到N2,觸媒分子篩四五年更換一次,産生廢分子篩S11。
1.4 維修車間
軋機在軋制生産過程中,軋輥處于複雜的應力狀态。經一段時間使用後,軋輥産生裂紋、剝落和斷裂等失效狀态,影響軋輥使用壽命。本項目采用磨床磨削工藝,對軋輥表面受到損壞、碰傷、壓痕、微小剝落和淺裂紋處進行修複。經過打磨修複的軋輥重新投入使用。
産污環節:軋輥維修産生邊角料S11,外售綜合利用。
本項目各産污環節彙總見表1。